-磕头机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独具角度] 关于石油行业的待遇。

[复制链接]

2

主题

5

帖子

2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0 18:02: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确实不低,但配不上石油工人的学历、技术复杂度、环境恶劣度、工作危险性。说到石油行业的待遇,我认为可以分为三个时段:
第一是80年代前,那时候全国各行业基本都是计划经济,吃大锅饭,石油行业也是如此。而且石油行业是公认的艰苦行业,稍有学识的都不乐意去,早期的石油工人都是国家强派甚至包括很多军人。以我读研时期的导师为例,他那时候高考可以报5个学校,第一志愿是华中科技大学,第五志愿是用中国石油大学来保底。虽然他最终的高考成绩足以上华中科技,但国家强制其去了中国石油大学:有点文化水平的人都不愿意去干石油这苦差事,那么只要你志愿里有石油,无论第几志愿,都必须去。
第二是80年代至2008年左右,三桶油(准确说应该是两桶油,因为这期间中海油的欧美式薪酬体系还是很个性的)的薪酬福利制度与发展中的市场经济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为了显示国企服务于国家的姿态,于是把明面上的工资压得挺低;但为了平衡国企员工的经济状态、心理状态和客观艰苦程度,于是以各种理由发钱,发柴米油盐、毛巾肥皂等生活物资。而这期间,市场经济和城市化快速发展,已经在城市中混得好的人和刚刚进城野心勃勃的人看不上国企这点死工资,在城市中混得不好的人和尚未成功进城的人想进国企进不去。于是,对于三桶油的薪酬福利制度,前两种人特别看不起,并且批判;后两种人特别看得起,并且也批判。但无可否认,这期间,是三桶油员工在待遇上的黄金期。
第三是2008年左右至今:八九十年代那种市场经济爆发、做什么生意都能赚钱的大环境不复存在,国家经济逐步度过了快速增长期,且经济政策上并未与时俱进(没有成功向消费型经济转型,而是继续在投资型经济上变本加厉),人们发现钱越来越难赚,甚至不少人赔本,大型央企、公务员等的旱涝保收特性成为人们找工作的首选;再加上两桶油在股市上的表现令全国股民哗然,逐渐开放的媒体舆论爆出了三桶油很多丑闻——于是,石油行业之外的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三桶油赚了百姓很多钱,并且还是躺着赚的。但是,石油行业内的人们,却越来越心里不平衡:国资委为了显示央企服务于国家的姿态,继续把三桶油明面上的工资压得很低;但为了整治腐败、应付舆论,却把隐性收入几乎都取消了。以前表面上月薪3000,算上奖金和福利能有5000,现在真就是月薪3000了。这是造成石油行业“外面人人喊打,内部人人郁闷”的本质原因。

关于石油行业的待遇,我的观点是:国资委就别为了讨好舆论做那些费力不讨好的事,干脆点,在合理评估石油行业各工种的学历、技术复杂度、环境恶劣度和工作危险性基础上,直接提高明面工资至适当价位,同时取消一切乱七八糟不合规矩的隐性福利。
分享到:  微信微信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磕头机  

GMT+8, 2025-5-6 19:20 , Processed in 0.39798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