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磕头机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帖旧照] 西北油镇,骑猪玩的童年

[复制链接]

12

主题

14

帖子

7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7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6 06:48:5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请保护环境 于 2016-12-9 19:16 编辑


↑  花土沟大风吹过的夜晚

戈壁尽处好儿郎,斟酒杀羊待客忙。停杯请君歌一曲,不枉塞上醉一场。

到过青海省的人,总是激怀于它风景的壮美与坦荡,而青海的地名也如它的景色,不是泡子就是沟,让人倍感亲切又平添几分豪爽。花土沟,就是这样一个小镇。

如果你去到镇上做客,热情好客的西北男人一定会邀你不醉不归,而家中贤惠的女主人则会给你炒上一盘羊肉下酒,数九寒天,逍遥莫过于此。

不过,最初并没有人能将花土沟从茫茫戈壁中辨认出来,千百年来镇上的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沉寂地毫不起眼。然而,上世纪四十年代末,一群衣衫褴褛的外来者打破了这一切。

(一)


↑  初进柴达木找油的驼队

1947年,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提出“开发柴达木”的口号。是年,5月31日,以测绘专家周宗浚为队长,一支由地质师、测量工、翻译等20来人、50峰骆驼组成的调查队,从兰州出发,向青海省柴达木盆地进发,寻找石油。

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常年不洗澡,风吹石头跑......柴达木盆地这片不毛之地,仍保持着最原始凶恶的状态。

历经半年多的跋涉,调查队沿途进行测绘、采样、取标本、作路线图等,骆驼因饥渴劳累死了17峰,随队人员也离去大半,其中辛苦,难以想象。


↑  1957年的油砂山

从夏日炎炎走到凛冽寒冬,调查队一路向西,此时周身气温已降至零下三十多度,来时携带物资已消耗殆尽,队员们穿着破衣烂衫站在茫茫戈壁中,前途仍是未知。这一趟寻油之旅,似乎要无功而返了。

然而,老天注定不会让真的勇士运气太差,就在此时,转机出现了。

12月下旬,调查队来到红柳泉一带,他们从修筑青新公路的农牧民口中得知,有人曾在红柳泉东面的山坡下,拣到过一种点火即燃的土块。调查队即刻出发,根据线索沿路找油苗,最后他们在花土沟的尕斯湖找到了几块干沥青,然后又在附近发现了一个大断层。


↑  油砂山上布满油砂

用地质锤一敲,断层掉下来的块沫伴有浓郁的油味。调查队激动地敲下很多块,垒成宝塔状,底下架上红柳,用火柴一点,火苗蹿出有两米多高。经过丈量,最厚的油砂层露出地表约一百五十多米。

队长周宗浚兴奋地在地形图上画了一个圈儿,将此地定名为“油砂山”。从此,“油砂山”成为柴达木盆地石油宝藏的标志,也彻底改变了小镇花土沟的命运。

(二)

新中国成立后,百业待举,带在中国头上的贫油帽子令"油砂山"成为石油人进军柴达木的明确目标。


↑ 早期的花土沟镇

20世纪50年代,当第一代石油人来到柴达木盆地西北角,他们发现这里土层颜色各不相同,取出的岩心也是一层一层的花土。望着这千姿百态的土地,不知谁诗兴大发,给它起了这样一个诱人的名字,花沟。后来叫着叫着,花沟中间加了一个土字,逐渐叫响,变成了花土沟。

平均海拔2900米,房屋稀疏,地表几乎没有植被,最爱光顾的只有不爱打招呼的沙尘暴,这是花土沟最初的模样。

在地面挖个约一米深的坑,形状四方,四周用土坯或砖头垒起约半米的矮墙,顶上放几根椽子,搭上树枝编的筏子,再用草叶、泥巴盖顶,一个地窝子就建成了,住所问题得到解决。


↑ 后来,花土沟逐渐建起了楼房,人们从地下住到了地上

不过,孩子们在房顶做游戏,动不动就踩塌了谁家的屋顶。一群羊走过,屋内不免淅淅沥沥下起沙雨。更不幸的是,如果是一头牛走过,说不定牛腿就陷进了谁家的卧室,还得找人把牛腿拔出去,再用泥巴补上多灾多难的天窗。但这好歹比睡大街强,至少你不必担心一觉醒来家当被大风吹落地不知去向。

安了家,开发油田便风风火火地展开了。

“我在北山打榔头,双手起泡鲜血流,为把钻机摆上山,半月掉了四斤肉。我在北山打榔头,金钱名利无所求,钻前工程全局上,没有一人讲报酬。我在北山打榔头,老婆在家蒸馒头,共同目标只一个,为油奋战到白头。”这是一位石油人当时用打油诗写下的油田开发场景。

(三)


↑ 上世纪80年代在花土沟拉运原油的车排成长龙

如今,以花土沟基地为中心,周边的石油勘探区域不断扩大,英东、狮子沟、红柳泉、南翼山等油田都不断传来新发现,石油产量不断增长。1957年发现的油砂山油田原油年产量至今仍保持在10万吨以上,而尕斯湖畔的尕斯库勒油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近亿吨,目前仍是青海的主力油田。

六十多年时间,油田越发显现生机,它出土的原油被运送到全国各地,支撑着人们的衣食住行。期间,四代石油娃也在这里落地,成长。

第一代石油娃是60后,他们跟着父母住地窝子,骑猪玩,上帐篷学校,四五岁就学会了自己抬水做饭。


↑ 花土沟学校校庆

80后石油娃,从地下住到了地上,却成了最早的“留守儿童”,只有电视作陪,他们的父母走南闯北参加石油会战,镇子里的石油娃从小就习惯了离别,却也每日扳着指头数着父母的归期。

90后石油娃,住进了楼房,有了网络解闷,但常年井上作业的倒班父母仍顾不上孩子的睡前故事和作业辅导。

00后石油娃,或许是最幸福的一代,如今,他们有的学会了爬,有的开始踉踉跄跄地跑,老油田在实现信息化后,终于能等到父母的陪伴。


↑ 如今的花土沟

1.1万平方千米的花土沟,五代石油人在这里生活,老去,他们打造出了一个楼房林立的现代城镇,虽然老熟人沙尘暴仍旧爱搞突然袭击,从春刮到冬的大风也不见柔情,但这里却印刻着他们的生命和梦想。

目前,90后石油娃成长为油田各个行业的中坚力量。不同于父辈们在青海念石油技校,90后石油娃走出了青海,有的甚至走到了海外,学会了最新知识和技能。

不过,他们并没有流连在外,而是选择了回归,回到父辈们守候的土地,用他们的力量让这个西北小镇生生不息。
分享到:  微信微信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磕头机  

GMT+8, 2024-5-2 10:19 , Processed in 0.37606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