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磕头机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行走石油|身在荒漠,心有绿洲

[复制链接]

13

主题

15

帖子

7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7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8 11:30: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羊肚子手巾哟,三道道蓝,咱们见面容易拉话话难。 一个在那山上,一个在那沟,咱们拉不上那话儿招一招手。 我瞭个见那村村哟,瞭不见呀人,我泪蛋蛋泡在沙蒿蒿林。”

——陕北民歌《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


西北的油田都在荒野,不是在戈壁,就是在黄土高坡。对在那里作业的石油人来说,最难忍的是孤单与寂寞。这首民歌说的是有情人之间的难沟通,其实放在石油人身上也很合适。在长庆油田的展览馆看到一幅画《拉不上话话就招一招手》,就是再现石油人这种“寂寞"的。



通过这次"行走石油"采风活动,我渐渐了解到像中国石油这样的大国企真的很重视职工的文化生活建设,那么问题来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我想,从体制上讲,第一个因素是有军队的传统。从开发克拉玛依油田开始,到柴达木、到大庆、到长庆,无不采用的是全国石油大会战模式。受制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只能靠“人海战术”搞建设,所以不得不用军事化、半军事化的管理模式,所以就保留了军队重视政治思想动员的传统。

第二个因素,可能是大型或正规化的国企,以前是五脏俱全的“二政府”,有医院学校,也有公安局和文联。现在管理体制变了,公司瘦身不办“社会”,但某些有益的做法却继承了下来。

这次在青海油田的“前指”、茫崖花土沟镇,中石油投资建设的玻璃房“瀚海油苑”,不仅看到栽培的各种绿色植物,看到球桌、棋牌室,而且在图书室里还看到了母校北师大的老校长、历史学家陈垣先生的全集——这在我们报业集团和很多大学也不一定有。

这次采风我的感觉是,油田虽然在荒漠,但油企文化却有“绿洲”。

在兰州石化,宾馆不远处的街边有家单位,所书标语是“问题思维,缺陷管理,持续改进”。这虽然只是俗语“成绩不说跑不了,问题不说不得了”的书面语表达,却不是没有现代管理思维的人能说得出来的。

这些油企公开出版了一些书籍,比如我曾引用的《兰州石化公司史话》。对我很有用的是《中国石油员工基本知识读本》,全套十种,不仅有《石油》、《科技》,也有文史哲和生活保健方面的。内部读物办得也不错。比如,长庆油田公司采气二厂办了《升胜》杂志,还出版了员工文学作品集《梦想在这里放飞》多种。


长庆油田公司采气二厂办了《升腾》杂志

油田有文学人才,比如长庆油田的和军校、张怀帆,都是中国作协会员。和军校著有长篇小说《千万别说我爱你》、中短篇小说集《和军校小说选》、报告文学集《石油人的家》,还有两部作品拍成了电影上映。张怀帆从事过油田技术员、调度员工作,现在采油一厂做党群工作。他的作品曾获第三届“中华铁人文学奖”、2012年“孙犁散文奖”。我读他2013年出版的散文集《小镇上空的风筝》,颇有个性和味道。

油企也不乏艺术人才。我看中国石油青海销售公司的60周年(1954--2014)纪念集,那些有“青海”和“石油”特色的歌,词曲作者如刘建平等都是本公司的员工。青海销售公司的艺术人才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色,就是业余的摄影家多。朱明玉、封希声、虎仁山、刘建平、樊尚珍,都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这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吗?应该不是这样,而是与他们工作的环境和特点有关。


石油员工摄影作品

青海的环境是地广人稀,建输油输气管道不经济,一直靠汽车运输和加油站分销。那么,省销售公司乃至各州和市分公司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可想而知,一年到头不知有多少天是长途奔走在路上。漫长的车程单调无聊,却又能见到各种奇景与生物,于是,为了解乏,为了增强生活情趣,大家都玩起了摄影。

你看樊尚珍,四十多年生活在海西州(柴达木盆地)这样艰苦的环境中,担任格尔木销售分公司经理,工作的地方离可可西里无人区和三江源生态保护区很近,得此便利,双休日去旅行很容易。且他关注青藏高原的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保护,因此成了著名的野生动物摄影师,其作品《守望》和《大漠狼行》先后获国际摄影赛大奖。


樊尚珍摄影作品《大漠狼行》

这次采风,我们在青海境内呆的时间最长,参观分公司下属的加油站,动辄三百、五百公里地跑路。一路陪同我们的青海销售公司的张爱民先生,总是坐副驾驶的位置,一来可以与司机聊天,防止他长途驾驶打磕睡,二来可以随时把面包车的前窗玻璃摇下来,为我们抢拍镜头,不论是风景还是野生动物。他的相机比手机拍得好。由于经常在各地跑,现在的他可以说是半个摄影家了,对路边可可西里无人区的野生动物,仅凭远远一点形影就能判断是什么,早做拍摄准备。你看,又一个摄影家在成长呢!

说到我敬佩的两位石油人,可惜都是见文未见人。

一是长庆油田采油一厂的胡文瑞,为了纪念安塞油田的发现。他撰稿的《塞一井赋》读起来可谓是让人热血澎湃。

“……癸亥年秋,中生界三迭系延长统塞一井出油,日产六十四点四五吨,至此,陕北勘探,石破天惊,解长庆倒悬之急,挽长庆徘徊之势,有拨云见日之功,指点山河之力,开低渗油田之先河。举目远眺,油浪汹涌,西风长啸,山谷震荡。

尔后,长庆倾力,国家出资,日行贷款,国内调研,国际咨询,先导型试验,工业化开采,配套技术攻关,决策整体开发。从简、从省、从快、适用新技术,单、短、简、小、串工艺流程。长庆人,历经十年,卧薪尝胆,风雨磨难,忍辱负重,志存高远,终成正果,创低渗油田开发之模式。

……吾辈当以天下苍生为念,不忘边穷之民,不忘报效民族,不忘报效国家。低渗开发,前程似锦。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坚忍不拔,水滴石穿,斤两不拒,柔可克刚,涓涓油流,汇成大海。”

虽然《塞一井赋》不是骈四俪六那种古体的严格意义上的“赋”,用那么多专业术语入辞,但让我这样的外行人也能读懂,已属不易。用词精当,铿锵有力,其情真挚,其视野广博,令我佩服。要知道,胡文瑞与我同为“50后”,所受教育的缺憾使我辈无法跟石油行业的前辈朱夏等人比国学基础;他是石油大学毕业、长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能评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不太意外,有这么好的文字功底就颇不简单。

再一个是在石油工业发祥地玉门的老君庙,读到一篇很漂亮的《重建老君庙碑记》。其作者陈文雄,据导游讲,就是玉门油田一个普通职工,今年80岁,退休回了苏州老家。 (点击阅读《你知道中国石油的固定资产中有座庙吗?》)



《碑记》辞曰:“老君庙者、南望祁连、北傍丝路、仰俯悬崖深谷、其地僻、其势峻、乃玉门之胜迹、油田之滥觞也。或曰远古洪荒、瀚海茫茫、沙暴雪虐、人迹罕至,亦何来供奉之可恃?
……
然则殿宇轩昂岂为偶像而设、香烟缭绕业已另赋新义。后人瞻仰自当心领神会、知先辈创业之维艰、老君庙扬名中外之所以然也。”

这位老人家真是了不起。历史熟稔,情感充沛,文辞古雅,思维新进。

而这位“导游”亦非等闲之辈,不仅不加标点的碑记(上引部分是我加的断句顿号)读得流畅,解得明白,而且对庙内的道教碑文音义、对联都讲得“头头是道”。道教碑上的字是合成、会意的汉字,一般人根本不知怎么读、什么含义。

此人不是专业训练的导游小姐,乃老君庙采油厂作业队的职工,是穿着工装来为我们讲解的,大男人一枚,姓彭名继军。莫非是陈文雄老先生的前同事兼私淑弟子?
油田真是藏龙卧虎之地!

分享到:  微信微信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现今的领导,不想解决人民提出的问题,老想解决提出问题的人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磕头机  

GMT+8, 2024-5-6 18:59 , Processed in 0.31698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