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磕头机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百态经历] 陕北“油老板”:如何走出困境?

[复制链接]

10

主题

11

帖子

5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22 11:14: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罗伯托·贝尼尼 于 2017-3-22 11:25 编辑

多过中石油的钻机,不能闲着
——陕北油服产业如何走出困境调查
陕西日报记者韩承伯

2017年2月底,位于延安的陕西盛科油田服务有限公司不得不廉价卖出了两台修井设备。由于无活可干,公司的18台修井设备将至少闲置一年。

盛科公司仅仅是陕北庞大的油田服务产业的一员。历经十多年的发展,陕北民营油气田服务产业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油服产业集群,成为又一特色产业。

这一产业是如何形成的?如何走出困境?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多次深入油服企业进行调查。

1 从“油老板”到油田服务的转型
“从那一天起,我就进入了石油产业。”定边县利德钻井公司总经理冯建军说的“那一天”在1993年。

1993年春天,从来没有进行过油田开发的定边县迈出了一大步:面向全国招商引资。第一个前来定边开发石油的,是兰州军区后勤部。

延安地区的石油开发早于定边,因此,打油井的第一部钻机需要从300多公里外的甘泉县往回拉。“定边那时候没有加长车,他们认识我,让我组织车队。”当时的冯建军刚刚从国有企业下岗,搞起了个体运输。冯建军带领小伙子们像打仗一样把从来没有见过的大家伙拉到油坊庄后,目睹了定边第一口油井的施工和出油。定边招商引资的第一口井,叫“兰后一号”。

后来,定边成为中国第一产油大县。
由于合作得好,冯建军从此给“兰后”的井场拉水。“他们看我组织能力强,搬家也让我干”,像许多陕北“油老板”一样,冯建军从外围一步一步接近石油开发的核心。

1993年底,冯建军开始拉原油。
“定边当时支持过土炼油,在产油区,曾经乡乡村村都有土炼油。”“那时整个社会一穷二白,能有点产业,就大加鼓励。”冯建军感慨道。拉原油其实就是贩原油,在初始阶段,陕北的原油流通市场特别混乱,除了本地的土炼油,宁夏、山西都有不少小炼油厂,贩运原油具有可观的利润。

和许多当地的“油老板”一样,冯建军也是从贩运原油积累了第一桶金,然后进入油井开发的。

1998年,冯建军用几年来拉水拉油挣来的100万元,买了三个井位。由于没有资质,井位是从别人手中倒买过来的。但是,工程师判断失误,三口井中,两口打成干井。冯建军赔得血本无归。

许多人至今记得冯建军当年“赔惨了”的景象,而冯建军以卧薪尝胆般的学习,度过了这段艰难时光。惨痛教训后,冯建军认识到,搞石油开发,外行是不行的,必须由外行变成内行,最好成为专家。从此,冯建军发奋自学油田地质,并拜华北油田一位知名老专家为师,后来,这名专家成为冯建军聘请的顾问。2002年,自学四年油田地质的冯建军东山再起,一口气在定边买了十几个井位,一打一个高产井,在当地被视为奇迹。当时,冯建军有11口油井,日产原油160吨。冯建军成了当地闻名的“油老板”,事业蒸蒸日上。

2003年,榆林、延安两市坚决对民营油井进行开采权、经营权、收益权的“三权回收”,延安市先进行了测产,榆林市的政策是先回收、后清算。冯建军投产不久的高产井,被全部收回。

“我们这批人,都经历过阵痛,在石油事业中几落几起”,在定边的一个茶楼,快人快语的冯建军说到这里,依然掩饰不住心底的沧桑。“好在社会还在发展,天地真的很宽,向前看的,终有出路”。

“三权回收”的尘埃尚未落定,就在一些“油老板”还在上访的期间,冯建军买了一副井架,开始进入钻井行业。这是2003年,定边的本地井架不到十副。

就在冯建军买下井架不久,长庆油田在整个鄂尔多斯盆地进行大开发,延长油田也在陕北开始大打井、“大会战”,石油钻井和油田服务行业进入飞速增长期。许多“油老板”二次创业,利用熟悉油田服务和资金的优势,转型做起钻井和油田服务。可以说,当年“油老板”的主体进入了油田服务行业,这也是陕北油服产业为何发展那么快的一个动因。

2 陕北民营油服企业钻机多过中石油
2月26日,黄土高原的春天尚未到来,子洲县槐树岔乡枣树洼村响起隆隆的钻机声,靖边县万隆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的钻井队,正在这里为长庆油田打探井。

3月1日下午,甘肃省庆阳市环县耿湾镇喜鹊湾的长庆油田采区内,吴起县奥阳石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齐伟,正在指挥工人修井……

从甘肃的庆阳,到陕北的延安、榆林,到内蒙古鄂尔多斯,再到山西的吕梁,凡是有石油、天然气开发的地方,就有陕北油服队伍的身影。陕北民营油服企业,成为本地区两大油气开采主体长庆油田和延长油田最主要的施工方。

据中石油规划部介绍,中石油的陆上钻机一直控制不超过1000部,分布于全国几大油田,为长庆油田服务的不到200部。而陕北民营油服企业的钻机数量,根据参与长庆油田、延长油田招投标的报名和中标情况、业务量高峰期的闲置情况,综合安监部门、环保部门的相关信息,榆林、延安两市多个业内人士估判应该有1500部。从数量上来看,陕北民营企业已经形成我国最大的油服产业集群。包括约为1500部钻机、1500部试油设备、500台修井设备、20个压裂队、16家测井企业,仅设备投入在250亿元以上,从业人员近8万人。

陕北为何能在不到十年时间内形成全国最大的钻井产业集群?

首先因为“油老板”的快速转型,由于“三权回收”后陕北民间沉淀下近百亿元的资本,“油老板”转型进入资本密集的油田服务业具有良好基础。更因为鄂尔多斯盆地的能源大开发。长庆油田在2004年前后,骤然加大对地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的鄂尔多斯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延长油田也迎来一个大发展的时期,形成了很大的市场需求。与国内其他大型油田不同,长庆油田和延长油田都依靠民营油服企业进行油气开发,尤其是延长油田,自身几乎没有钻井队,几乎全部依靠民营油服企业进行施工。而长庆油田在扩张时期除了压裂、固井等少数技术含量特别高的环节由中石油所属的油服企业实施外,整个油田服务中超过三分之二的服务由民营油服企业提供。因此,从2004年到2013年,不到十年间长庆油田产量增长几倍,建成5000万吨世界级大油田,陕北民营油服企业随之高速发展,形成我国最大的油服产业集群。

3 从一拥而上到半数闲置
在2004年至2013年之间,定边、靖边、吴起、志丹这些油气主产区,油服产业是当地主要的投资方向。在开始的几年里,由于价格较高,环保、安全投入较少,因此油服企业普遍能有高利润。定边县工商联主席陈一雄说:那时候是个企业就能赚钱,只要给长庆、延长干活就能赚钱。但很明显,从一开始,这个产业就起点过低、有些混乱无序。大多数井队并没有资质,挂靠别的企业。

靖边县万隆公司董事长张志亮说:“油服产业是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型产业,但发展的高峰期却是一哄而上,盲目、无序、无计划地上钻机、上设备,造成市场混乱。同时也给了甲方创造压价机会,油服企业没有话语权。甲方一再压价。十多年来,钢材、柴油、人员工资等主要成本都涨了,而钻井价格却大多数时间在降。”

直到如今,长庆油田给同属中石油的川庆钻探、渤海钻探等国企的每米钻井价格是给陕北民营企业的两倍,叫作内部关联交易价。小企业众多、个体户众多造成油服企业面对甲方没有议价能力和对等地位,造成服务的廉价。业内认为,正是民营油服企业的廉价服务造成了长庆油田的低成本扩张。

长庆油田、延长油田的急速扩张又急速回落也被认为是造成油服产业严重过剩的一大原因。据介绍,2008年到2012年是钻机和油服设备剧增的时期,到2013年两大油田的业务量达到顶峰,之后遭遇全球油价急挫和可开发区块开采量的大幅回落。志丹县恒源油服总经理张养兵说:“现在看来,长庆油田和延长油田为了竞争资源、跨越式发展急速上产能,带动了油服产业的急速扩张,但两大油田的高速发展是不可持续的,短短四年以后对油服的需求量就急速回落,这是造成陕北油服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主要原因。”

据记者调查,2016年陕北油服产业最大的两个县定边、靖边的设备使用率勉强接近百分之五十,有过半的设备闲置。

4 让油服产业走出去服务国家大战略
在陕西已探明石油区块所剩不多,长庆油田、延长油田业务量连连下降的情况下,陕北油服产业如何才能走出困境?

志丹恒源油服总经理张养兵说:井位越打越少,现在陕北地区长庆、延长的高产区块都已打完,业务量的大幅缩减是必然的。油服企业如何生存?只有走出去。

靖边万隆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志义说:陕西的企业普遍保守,在“走出去”上也一样。只有在国内生存不下去的时候,才考虑走出去。但被动走出去,就不如主动走出去。

走出去的优势何在?定边奥立油服董事长蒋彦军说:首先,我们在装备上有宝鸡石油机械厂,在亚洲举足轻重,技术领先;我们攻克了复杂的地质和低渗透油层处理,具有丰富的经验;我们在北亚、中亚、南亚国家,有技术优势;在中东北非和欧美跨国公司的竞争中虽然有技术的不足,但也有人力、管理成本较低的优势。

走出去的困难在哪儿?已经考察过非洲、南亚、中亚多个石油生产国的蒋彦军说:目前从技术上完全可以胜任的是中亚、南亚、非洲一些技术“门槛”较低的国家。但这些“门槛”较低的国家有些政局不太稳,有些政策延续性令人担心,或者货币不太稳定,担心将来政策变化太大,或者赚的利润拿不回来,权益得不到保证。

如何克服油服产业走出去的障碍和困难?作为陕北油服产业的代表性人物,蒋彦军说,如果省上能将油服产业也当成陕西的一个支柱产业,为陕西的油服产业“捋后腰”,出政策,帮助克服困难,相信会有一大批油服产业能走出去,为国家的能源战略、为“一带一路”的兴盛有所作为。

记者手记:让陕北油服企业沿“丝路”走出去
作者:韩承伯

在陕西的油服企业中,有个别已经走了出去,在国外打开了局面。中联维远是其中的代表。

2014年陕煤化集团在吉尔吉斯斯坦80万吨的炼油厂投产后,进一步撬动了当地的原油开采。2015年,在吉尔吉斯斯坦开采原油的江苏企业邀请定边油服企业去国外施工。当时,郑志明的中联维远在定边面临长庆油田、延长油田作业量大幅下降,正考虑走出去发展。

2015年4月,装载着两部钻机、两部40吨的测井设备、四台固井车、一台录井车等油田服务“一条龙”设备的平板货车组成的车队从定边出发,浩浩荡荡向西而去。经过宁夏、河西走廊、和田、喀什,翻越帕米尔高原来到吉尔吉斯斯坦巴得肯州,历时二十多天。

这是陕煤化集团在吉尔吉斯斯坦兴建该国第一个炼油厂后,陕西企业在吉尔吉斯斯坦最大规模的设备进入。60辆板车在南疆、帕米尔高原逶迤西行,颇为壮观。

到吉尔吉斯斯坦以后,中联维远一面为石油生产企业提供油田服务,一面利用在陕北低渗透油田积累的技术,维修前苏联时期留下的旧井、废井,使许多废旧油井重新恢复了产能。2016年,中联维远为陕煤化吉尔吉斯斯坦中大炼油厂提供了一万吨原油,全部来自前苏联所遗留的废旧油井。

中联维远“变废为宝”的技术让当地企业刮目相看,一些拥有开发区块的企业找上门来。中联维远2016年底正式进入油气勘探开发,与当地企业合作开发的区块53平方公里,区块内有前苏联所开发的旧油井151口,旧天然气井20口,而且可以开发新井。

据吉尔吉斯斯坦中联维远总经理郑志明介绍,2015年初吉尔吉斯斯坦的原油产量仅为5万吨。中国企业进入后,2016年原油产量已经达到15万吨,而陕煤化中大炼油厂、另一家中资炼油厂的成品油产能110万吨,大部分原油依然需要进口。吉尔吉斯斯坦目前全国的成品油消费量是110万吨,紧紧相邻的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都是成品油进口国,因此成品油、原油市场缺口巨大。

作为陕西商人在吉尔吉斯斯坦的第一家油气开发企业,中联维远计划2017年新打油井30口,新钻探开发天然气井50口,预计两年后,建成年产20万吨的小油田,年产天然气150亿立方米的小型气田。

郑志明说:陕北油气开发二十多年来,许多民营油服企业拥有了成熟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在中亚地区搞油气田服务和勘探开发没问题。
分享到:  微信微信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磕头机  

GMT+8, 2024-5-21 22:56 , Processed in 0.34810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