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磕头机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帖旧照] 史鉴丨石油师的担当!

[复制链接]

11

主题

14

帖子

7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7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8-25 19:12: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石油石化,编辑:史友昰。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军第57师全体官兵1952年8月1日一大早迅速集结汉中北校场,聆听镶嵌在相框中的毛泽东主席签发的命令。从此,这支拥有近8000人的威武之师,脱下军装,头戴铝盔,成为新中国第一代石油产业大军。195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石油工程第一师番号被撤销。但它的作用和贡献,载入了石油工业史册。

  放下枪 握刹把
  “一团钻,二团建,三团抱着方向盘转。”这句顺口溜曾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石油人口中广为流传。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里的特殊铁甲雄师——中国石油工程第一师,成为共和国石油工业的开拓者。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受到西方国家的封锁和制裁。共和国从旧政权接管下来的只有8台钻机,年产原油仅12万吨,1950年产量只能满足需要的10%。石油天然气产业更是基础薄弱,举步维艰。“贫油国”的紧箍咒死死套在中国人的头上。油气勘探成为关乎国家前途命运的关键。
  这时,我国天然石油的生产,主要集中于西北的玉门、陕西的延长、新疆的独山子和台湾的出磺坑四个小油田,以及四川(自流井、石油沟、圣灯山)和台湾(锦水、竹东、牛山、六重溪)7个小气田,产量很小,资源情况不明,亟待进一步勘探。集中在东北地区的人造石油厂刚刚恢复。全国各行各业都要恢复建设,四处都需要油,形势十分严峻。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石油职工仅有1.1万人。其中,技术干部约700人、管理人员600多人。在技术干部中,石油地质工作者仅20多人,钻井工程师10余人,地球物理和采油的技术骨干仅有几个人。石油专业技术力量十分缺乏。为了改变现状,只有动用人民军队的力量参加石油工业的建设。
  中共中央对石油工业的发展极为重视和关心。1949年10月19日,新中国刚诞生就建立了燃料工业部。为了保证完成中央下达给石油工业的任务,并为未来石油工业的大规模发展培养一支队伍,1952年3月25日,燃料部西北石油管理局局长康世恩给朱德总司令和燃料工业部部长陈郁写了《关于调拨一个建制师担任第一个五年计划发展石油工业基本建设任务的报告》,提出要完成年产350万吨天然油的任务,共需增加职工15690人。请求军委在整编部队时,一次拨一个建制师,加以训练,改编为工业建设大军。
  报告很快由燃料工业部呈转到朱德总司令。4月1日,政务院副总理陈云给毛泽东主席和中共中央报告提出:“请军委在今年整编部队时,拨一个建制师交西北石油管理局训练改编为钻井队及建厂工程队,以解决西北动员劳动力的困难。” 4月7日,由聂荣臻代总长向周恩来总理请示—
  周副主席:
  关于石油工业建设问题,是否已决定拨一个师,因以前未见指示,我尚不知。如已决定,则应列入,拨财政系统各工程师统一办理。
  周恩来当即批示:“即将西北建筑工程师拨此作用。”中共中央中央很快批准。
  新中国经济建设需要石油!1952年8月1日,在陕西古城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军第57师近8000名将士手握钢枪,精神抖擞,列队接受检阅,接受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务员会主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石油工程第一师”改编的命令。
  “我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军第57师转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石油工程第一师的改编计划,将光荣的祖国经济建设任务赋予你们。你们过去曾是久经锻炼的有高度组织性、纪律性的战斗队,我相信你们将在生产建设的战线上,成为有熟练技术的建设突击队。你们将以英雄的榜样,为全国人民的,也就是你们的未来的幸福生活,在新的战线上奋斗,并取得辉煌的胜利。你们暂时可以把战斗的武器保存起来,拿起生产建设的武器。当祖国有事需要召唤你们的时候,我将命令你们重新拿起战斗的武器,捍卫祖国。”

  毛泽东主席亲自签署的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委委员会命令,令大家热血沸腾。首长宣读完《命令》后,纵览烈日下全场坚定齐整的阵容,大声地问:“同志们,你们准备好了吗?”7741名壮士的吼声响彻云霄:“准备好了!”全体指战员群情沸腾,兴奋不已,表示坚决服从毛主席的命令。指战员暗下决心,要为石油事业干一辈子,在石油战线上立新功。
  播火种 遍华夏
  石油师指战员按照毛泽东主席在命令中的要求,投身祖国的石油工业建设,从戈壁到水乡,从陆地到海洋,在茫茫油海中,到处有一颗颗“八一”红星在闪光。
  张复振、秦峰、陈宾、秦文彩、贾振礼等率4000多名指战员先后参加了我国第一个天然石油基地——玉门的建设。
  张复振、王有常、宋振明率石油师三团完成了我国石油工业史上著名的“原油东运”,并创建了新中国的石油运输事业。
  张文彬、秦峰、许士杰、陈烈民、马骥祥、王照明、赵一清等300多人,参加了新疆克拉玛依油田的勘探、开发和建设,为建成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大油田做出了贡献。
  张复振、陈寿华、刘安时、胡振民、赵复成、赵启明、侯志诚等200多人,参加了青海柴达木油田的勘探、开发,让世界海拔最高的油田诞生在青藏高原上。
  张忠良、许培德、秦文彩、孙继先、董金璧、董中林、李敬、靳学礼、杜志福、杨型亮等先后进军四川盆地,参加了中国当时最大的天然气工业基地开发建设。
  辽阔的祖国为石油师人提供了纵横驰骋的石油战场,石油师人百炼成钢。1960年2月20日,中央批准了石油工业部开展松辽(大庆)石油大会战的报告,由余秋里、康世恩亲自指挥,一场轰轰烈烈的历史性石油大会战开始了。一声令下,已分散在各地石油企业的石油师人,从大西北、大西南,开赴东北茫茫荒原。
  新疆石油管理局会战队伍由张文彬率领,其中有许士杰、陈烈民、李杰、王瑞龙、孙燕文、张振海、郭志忠、许国祥等。
  玉门石油管理局会战队伍由焦力人率领,队伍中有石油师干部宋振明、程国策、孙希濂、张会智、王思文、郭生吉、崔海天、裴虎全、邹国顺等。
  四川石油管理局会战队伍由川中矿务局副局长李镇靖带领,其中有石油师干部李敬、段兴枝等。
  青海石油管理局会战队伍由杨文彬率领,其中有石油师干部刘安时、胡振民、赵复成、孙荣福、杜志福、姬永兴、田金成等。
  从会战打响,张文彬就任大庆石油会战领导小组成员,并于1960年11月担任会战领导小组副组长,1961年11月任会战工委副书记。在1966年之前的大庆会战领导成员中,原石油师干部还有许士杰、宋振明、陈烈民、李敬、姬永兴、程国策、王瑞龙、赵复成、崔海天等。
  强将手下出雄兵。在这场石油大会战中,石油师的干部、战士和广大会战队伍团结一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高水平、高速度拿下大油田竭尽了全力。
  石油师战士、当时的1206钻井队队长段兴枝,带领井队奋力拼搏,同王进喜、马德仁、薛国邦、朱洪昌一起被会战工委命名为五大标兵。
  由石油师警卫排战士组成的1202钻井队,转战玉门、新疆、四川。在大庆会战中,骁勇善战的石油师排长、1202钻井队队长张云清为队长,同铁人王进喜领导的1205钻井队,双双创造了年钻井进尺10万米的最高纪录,被誉为“永不锩刃的尖刀”,成为骁勇善战的标杆钻井队。由石油师人李德武领导的油建十一中队,被会战工委命名为“自觉从严的标兵”。
  套用诗人李季“凡有石油处,就有玉门人”诗句,可以这样说“凡有石油处,就有石油师的战士”。石油师转业队伍参加了石油工业一系列大型会战,是一支最能吃苦、最有战斗力的队伍。康世恩曾高度评价石油师对石油工业的贡献,亲自总结了石油师为社会主义建设顽强学习、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三大特色。20世纪60年代初,朱德在视察大庆油田时,听到介绍石油师的卓越表现和成绩高兴地说,解放军有好几个工程师转业参加工业建设,我看见石油师保持和发扬了部队优良传统和作风。
  奠基者 敢担当
  “我们不懂得石油工业,需要学习和锤炼。石油工程的内行、外行,没有万里长城之隔。一切事业的成功,在于有坚强的决心,‘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一切是学而知之,而不是生而知之。我们要认真学习,知难而进,尽快成为熟练的石油工人。要牢固团结在毛泽东的旗帜下,坚持学习,以更大的信心和勇气,去完成石油建设的新任务。”当年,在师长张复振、政委张文彬率领近8000名指战员奔赴到祖国石油工业战线之际,师党委召开党代会,张复振谆谆告诫大家。
  石油师4000多人到玉门后,在这里学习、锻炼、成长,成为油田建设的一支主力军,并为建设新中国第一个天然石油基地做出了重要贡献。“一五计划”期间,玉门油矿在地质勘探上获得重大突破,相继发现3个新油田,原油产量猛增。1957年,玉门油矿的原油产量达到75.54万吨,占全国当年原油产量的87.78%。1953年至1957年,玉门共生产原油223万吨,
  1955年1月1日,中国燃料工业部新疆石油公司宣告成立。调任张文彬为总经理,秦峰为副总经理兼独山子矿务局局长。燃料工业部部长陈郁对新任新疆石油公司领导下了一道死命令:到任第一年,必须打新疆石油勘探翻身仗!克拉玛依油田进入了勘探和开发并举阶段。1957年,新疆石油局的75个钻井队平均年进尺只有2193米,提高钻井速度迫在眉睫。
  “这样的钻井速度怎么能跟得上油田勘探开发飞跃发展的速度?”1958年初安排钻井计划时,局长张文彬发火了。“听说玉门王进喜1205钻井队提出月钻进上千米,他王进喜能上1000米,我们就不能上吗?”张云清向张文彬请战。两个月后,他率领1202钻井队实现了进尺“月上千”的目标。这年,克拉玛依有72个钻井队241次实现了钻井“月上千米”,有19个钻井队实现了“年上万米”。克拉玛依成为新中国发现的第一个大油田。

  20世纪50年代开始,陆续有数十名石油师人进入石油管理总局、石油部、燃化部、石化部、石油工业部、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及机关直属单位工作。他们是:许士杰、李杰、黄国斌、艾长生、王良卿、朱启明、逯宝琚、张文彬、杨艾(女)、邓礼让、郭怀章、秦文彩、秦政枢、施定富、肖青侠(女)、邹国顺、刘忠勇、姬永兴、秦峰、黄光淑(女)、李西芳(女)、张煌(女)、宋振明、侯秀兰(女)、陈烈民、刘德君(女)、李敬、尚克(女)、王廷锦、张鸿飞、彭昌忠、束成明、康书丛、李长林、李凤翔(女)、张 熔、吴玉兰、玉有常、张振海、杨孔英(女)、陈舜奎(女)、王育麟等。
  在我国石油从几十万吨向上亿吨发展的艰苦奋斗历程及其以后,先后有100多名石油师转业干部,在全石油系统担任了司局以上领导工作,其中有部长和副部长(级)8名。他们是宋振明、张文彬、陈烈民、秦文彩、李敬、秦峰,调往化工部的许士杰,调往财政部的张瑞清。经过革命战争锻炼的石油师人是陈郁、李聚奎、余秋里、康世恩及以后历届石油工业领导者信任依靠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以师长张复振、政委张文彬为首的石油师全体指战员,为建设一支具有严格组织纪律、高度献身精神的石油产业大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中国石油事业输送了大批优秀的干部和技术人员。
  “驰疆场攻关夺险推翻三座大山打先锋,转业石油覆地翻天建设四化强国创基业”。这副曾悬挂在张文彬家中的对联,不仅是对其个人一生横刀立马、南征北战、奉献石油、功勋卓著的完满评价,而且是对所有石油师人一生为祖国献石油的真实写照。
分享到:  微信微信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磕头机  

GMT+8, 2024-4-24 02:26 , Processed in 0.36602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