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磕头机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独具角度] 石油人工资是不是该涨了?OPEC减产,油价大涨。

[复制链接]

14

主题

16

帖子

8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8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 06:42: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1月30日,OPEC减产协议终于达成,原油价格随即上涨近10%,大部分石油人也欢呼雀跃,毕竟油价涨涨涨,工资也会跟着涨涨涨。

这看起来似乎很合理,油价下降了,企业降本增效,所以员工收入会被压缩;那如果油价涨了,企业效益好了,员工收入就会增加。

但现实可能并非如此。即便未来世界还很需要石油,即便油价涨起来了,收入也不一定能够跟着“复活”。

和石油同病相怜的“大米”

为啥这么说呢?那是因为低油价,会促进石油行业低端产能的淘汰,而和低端产能有关的人员也面临被淘汰的风险,这部分人的工资很难同油价一起“复活”。下面举一个例子说明这个问题。

在过去,大米曾是一种奢侈品,能天天吃米,那就是土豪。只要有土地种水稻,身强力壮的种地人日子就能过得不错。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米产量越来越大了,大米也越来越便宜了,一般人也吃得起大米了。但是种大米的人却开始纠结了,因为大米越来越不值钱,所以自己的收入情况越来越不好。米农天天盼着大米价格上涨,盼望着回到过去的美好时光。

但有的米农却采取了不一样的方式,为了追逐更多的利润,他们开始大力发展农业技术,通过降低种植成本和扩大大米的产量赚更多的钱。比如后来有了机械化,用机器进行种植、洒农药、收割,大米产量增加,种植成本降低。这样,即便大米不再昂贵,他们也能赚更多钱。

在这样一种环境下,那些还靠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方式耕种的米农,即便米价回升了,他们也不会富裕。因为雇佣他们种植大米的成本高,没有人会雇佣只会“挖锄头”的人来种大米,不管你挖锄头的技术多么高超。

石油公司“隐形裁员”

而与上述情况非常类似的事情正在石油行业发生。在油价高的情况下,石油企业疯狂扩张、赚钱,所以很多时候并不在乎用一些简单粗暴的方式开采石油。但油价低了就不一样了,石油企业开始疯狂勒紧裤腰带,不管是从技术上还是从管理上,都希望少雇佣几个人、少花钱。

说起石油公司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很多人首先就会想到裁员。说起公司裁员,很多人能够想到的就是公司赔你一笔钱,然后走人。不过还有一种更隐形的裁员方式,极少有人会注意到。

为了说明这个隐形裁员过程,就说说现在很多油田常提起的精细化管理吧。有的油田有很多井,井一多了,各种设备就多了,需要更多的人去维护。在讲究降本增效的时代,有的油田为了省事,就引入了自动化计量装置,全天候不断自动监控油井的参数,有异常还能自动报警,提高了油井生产效率。最后美其名曰“提高了精细化管理水平,减少了职工工作强度,节省了成本”。

石油人饭碗被抢

但真实情况是这些员工的“饭碗”被“自动化计量装置给抢了,有更多的员工越来越闲了。别说现在油价低,就算油价涨到了1000美元/桶,以后也未必需要这些员工。60、70、80和部分90后们还记得以前公交车上的“售票员“吗?有没有注意到现在的公交车上几乎没有售票员了,乘客都是刷卡乘车。售票员,也是被这种“精细化管理”、“自动化技术”给淘汰掉的。

像“精细化管理”这一类的事情在油田数不胜数。比如智能井、数字油田、还有现在呼声很高的“人工智能”,都在觊觎着石油人的饭碗。挪威石油公司曾估算,将人工智能引入油气行业之后,海上平台从业者的数量可以减半。

再比如,最近还有石油公司在研究“海底蛇形机器人”,机器人可以到达海底进行油气设备的检测和维修,一旦成功恐怕将会大量减少原有的工作人员。

不要寄望油价

当前石油公司在追求的降本增效,是一种比较深层的结构性变革,而不是单纯的降薪、裁员、少花钱。这一变革的目的在于淘汰落后的生产力,而不是拖着、等着油价上涨,然后给你涨工资。

一旦实现变革,就意味着有一部分人会离开原有的工作岗位,永远回不来。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油价暴涨,这部分人的收入不仅谈不上大涨,还有可能丢掉工作。

所以,对石油从业者自身来说,不管你是要离开石油行业还是留在石油行业,都需要改变和提高,切勿把所有希望都寄望在油价回归之上。
分享到:  微信微信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磕头机  

GMT+8, 2025-5-5 17:18 , Processed in 0.39189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