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磕头机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0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想受累还想过安稳日子怎么办?

[复制链接]

4

主题

8

帖子

3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9 21:00: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丘比特 于 2016-11-9 21:02 编辑

记者丨崔茉

不想受累还想过安稳日子,这肯定是好多人的梦想,但是天底下真有这种好事吗?
小编想除了出门不带腿的小七、阿拉伯王子、希腊船王家族等外,咱们大多数赤贫三代基本与此无缘吧?
看看最近两位70多岁的美国老人还在为一份工作争得面红耳赤,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工作呢?

小编前一阵读了一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丁尚彪的上海人在35岁时赴日求学无望后,不甘生活在社会底层,连打15年黑工,只为能送女儿出国留学,用知识改变命运。期间只在女儿赴美读大学在日本转机之际见过一面,最终在女儿学业有成后返回上海的血泪奋斗史。

女儿丁琳赴美留学在日转机时,与父亲在地铁站分别,15年间父女只见过这一面
这个故事相信很多人已经看过,小编也深深被他们一家人不向命运低头,靠自己的劳动与忍隐改变人生的壮举表示钦佩。
这不才是一个人在逆境时该有的状态吗?
回头审视我们自己,在遇到困难与不公时,我们是如何面对的呢?是正面的用行动做出改变,还是一味消极抱怨,破罐子破摔?

要说石油人当前最大的困难,应当就是养活我们的中国石油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产经营压力,广大员工近一年来感受最深的就是活没少干收入却减少了,不少员工反映工作热情不如以前高了,生活压力加大。

小编想说,和丁尚彪比起来,咱们其实还是幸运的,毕竟有这么大个企业做咱们的后盾。记得有次采访,有个领导就说中国石油太大太累了,什么都要管、什么都要照顾到,因为有太多的人需要它,再大的压力都得自己扛。

细细想来,何尝不是呢?140万员工的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应该也排得上号吧?我们作为它的一员可以说与它荣辱与共、生死相依,如今企业遇到困难,能靠谁?靠的还不是自己的员工?

况且目前的经营困局集团上下都在尽最大努力,从开源节流、降本增效等等方面在想办法,也充分考虑到了员工的承受力,我们真的应该多一些理解,并想想自己能为企业做点什么?毕竟众人拾柴火焰高!

可能有些人还会说,就算受累也不一定能过上安稳日子啊!

是的,丁尚彪之所以能引发大家的感动,就在于他的经历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试想如果你对目前的待遇不满意,你是否又有勇气去放弃体制内的饭碗,选择一条充满挑战的路赢得更高质量的生活呢?

就咱石油人来说,小编想肯定会有人去而且数量不会少,毕竟现在择业早就是双向选择,特别对于年轻人机会众多,而且石油一线工作条件艰苦,和外表光鲜的白领生活(霸道总裁和小白兔之类的)差距甚远,说实话有时石油企业想招人都招不来呢。



可肯定也有一部分人不想受累但是也不想放弃目前尚且安逸的生活吧,再这样下去,他们会不会成为“丁尚彪”呢?

这是一个复杂的话题。

首先,从中国石油发展的角度来说,从建国之初的共和国长子到目前经历了多年不断向国际能源公司迈进的改革后,可以说已经远远不需要现在这么多人了。

但是因为它太大、牵扯的相关方众多,特别是承担着很重的社会责任(作为央企这是责无旁贷的,有数据显示中石油中石化的税金占到我国财政总收入的5.5%),任何一点变化都会引发关注,所以任何一项决策都会很慎重。



特别是遭遇全球性的低油价冲击后,积蓄已久的很多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让很多员工才意识到,原来咱们的大家长、顶梁柱也有苦衷。

要知道,应对低油价挑战,国际公司最科学,最见效的方法就是减人。这个方法国际大石油公司都用遍了,壳牌、BP、雪佛龙、斯伦贝谢等石油巨头从去年开始就已经这么做了,小编还看到一个数字说2015年原油行业全球已裁员25万人以上!

而中国石油没有这么做,因为它深深知道自己对于员工意味着什么。

小编还记得有次采访,某高科技企业高管来交流,询问到中国石油的员工总数和用人政策,报以迷之微笑。



要知道,在他们这种企业,都是凭实力说话的,一切都得看老板脸色行事。

但是问题是,不减人企业发展当然会受到影响。

拿中国石油东北一老炼厂和南部一新建炼厂相比,东部的老炼厂1万多人,南方新炼厂仅1000余人,人员规模相差10多倍,在产能规模差不多的情况下,你说效益哪个好?

分析原因有很多,比如新炼厂没有历史遗留问题、“三供一业”等负担,都是社会化管理,装置也都用的最新技术,用不着那么多人。

企业最基本的职能就是创造效益,不应该再承担社会职能,目前中国石油在国家安排部署下正在大力推行的“三供一业”移交也是这个道理。

最近,以总部机关改革带动集团全面深化改革的具体意见也将出台,可见,中国石油到了必须改革的关口,其中不免要涉及人事改革。

当然,改革改到谁头上谁都不高兴,但是如果再不改,企业发展不下去后果才不可想象呢。

可以肯定的是,图安逸、混日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其次,现在很多道理是年轻人理解,明白,特别是很多油三代,对石油有深深的感情,可还是更愿意去寻找自己的梦想。

但是他们的父母不明白。

辛辛苦苦把儿女培养大,还是愿意让他们回到自己工作生活的地方,认为在外打拼辛苦,不如在家捧个铁饭碗。这种思想在东北、西北特别是很多资源型城市还广泛存在。

时代已经变了,中国石油已经不是早期要人拉肩扛产石油的企业了,凭借先进技术、信息化管理将是主流,以后的油田将会成为“数字油田”“智慧油田”,需要的人只会越来越少。

特别是目前从大气污染治理等角度,国家正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锂电池技术获得重大突破等,对石油行业发展都会产生深刻影响。目前,低油价还将长期持续不就是一个警钟吗?

小编说了这么多,自己都觉得有些杞人忧天。其实,说来说去小编就是想告诉大家只要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保持一颗上进心,石油人走到哪里都不怕!成为丁尚彪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在逆境中求生存的勇气与毅力!

最后,小编衷心希望中国石油能尽快通过深化改革、瘦身健体,化危为机,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希望广大石油人鼓足劲头,用自己的努力帮助企业早日摆脱危机,将“石油精神”发扬光大,实现人生价值与企业价值的双赢。

我们一起加油!!
分享到:  微信微信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19

帖子

9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90
沙发
发表于 2016-11-14 06:26:48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小编的鸡汤,和辣么多的鸡肉,感觉给我打了鸡血,安逸其实是最危险的。更何况,对于有危机感和上进心的你,在哪里工作,都要奔波劳累,都不会安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磕头机  

GMT+8, 2024-6-15 01:59 , Processed in 0.38857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