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磕头机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深度剖析丨当前的油气体制形成与油气体制改革方向。

[复制链接]

16

主题

17

帖子

8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8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4-18 12:31: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混沌 于 2017-4-18 12:35 编辑

来源:微信公众号/石油情报局。
当前的油气体制形成   
想要知道油气体制怎么改,就得先清楚现在的“油气体制”怎么来?

中国现有的“油气体制”形成可以说有四个阶段,计划产量阶段、产量包干阶段、分业经营阶段和混业经营阶段。

计划产量阶段(1970-1978):计划体制
在历史条件下,中国最初的油气体制属于计划经济,由政府统购统销,企业负责生产。

1970年6月22日石油、煤炭、化工三部门合并,成立燃料化学工业部。

1975年2月1日撤销燃料化学工业部,成立石油化学工业部。

1978年3月8日撤销石油化学工业部,设立石油工业部。

1978年之前,我国石油产业是一个完全的计划经济生产体系。国家层面制定计划和任务,石油企业负责执行。彼时,石油企业都属于石油工业部下面。国家实行统购统销,企业只需按照指标来完成任务。

产量包干阶段(1978-1998):计划与市场双轨并存
1978年之后,计划产量的弊端出现,石油产量不断下降,企业出现亏损。另外,随着改革放开,计划产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国家对石油以及产品的需求。为此国家对石油产业进行了改革。

1980年,国家能源委员会,负责石油、煤炭、电力三个部。这个阶段能源委对石油产业实施的是综合管理。

1981年,国务院批准石油工业部实行1亿吨原油产量包干。打破了计划产量的开始,也打响了石油改革的第一枪。

“产量包干”从此进入了石油工业的历史进程,产量包干即完成年产1亿吨原油任务后,可用超产和节约自用、降低损耗的原油出口,把国际价格与国内价格的差额作为石油勘探、开发基金。从此,石油行业体制出现了计划与市场双轨并存的局面。

1982年,撤销国家能源委,由石油部对石油产业全权管理。

1982年3,中海油的成立,将“产量包干”推向“市场”,垄断了海洋石油业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1982),授予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对外合作开采上的专营权。

1983年,整合下游的“炼化业务”,中石化应“市”而生,形成了下游垄断。

1988年9月,政府撤销石油工业部,将其整体改制为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管理陆上石油公司。

至此,我国石油产业形成了中石油垄断石油勘探开采、中石化垄断石油炼化、中海油垄断海洋石油勘探开采的三家垄断格局。

分业经营阶段(1988-1998)
自1988年“中石油”成立到1998年,我国的石油市场被学术界称之为分业经营。“三桶油”分业经营,互不干预。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负责陆地原油的勘探与生产;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负责海上原油的勘探与生产;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负责原油的炼制与化工;

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独家垄断石油进出口贸;

下游的批发零售环节,主要由非国有企业经营。

1993年能源部被撤销,政府组建石油化学工业局,隶属国家经贸委,但中石油、中石化仍执行部分行业管理职能,政府对石油产业管理力度减轻,管理方式是指导性的。

混业经营(1998-):
进入1998年,情况出现了变化。1998年以来,由于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国际油价大幅下跌,过量进口和走私的冲击,石油石化行业生产经营面临很大困难。在国家要求下,“中石油”和“中石化”进行了产业重组。

1998年7月27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正式实行股份制,这标志着石油化工产业重组初步完成。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正式成立。至此,中国石油产业进入了“混业经营”阶段。

由此可见,每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中国的油气企业都有相应的“体制”。从“计划”到“包干”再到“分业”“混业”,我们也能看到,中国的油气市场是在逐渐放开。

油气体制改革方向
喊了多年的油气体制改革再一次进入大众视线!油气体制怎么改?石油企业怎么发展,石油人怎么生活,任何关于油气体制改革的风吹草动都能牵动石油从业者的心。

为了能够大道至简的说清楚,油气体制改革为何物。首先,让我们一起来,温习一下这两个词语的含义“体制”和“改革”。

这些词语对于石油行业内人士,不绝于耳,不敏于嘴的“改革”之词,你真的知道他的意思吗?

改革一词并不陌生,由来已久,不是什么新词。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下令作战时改华夏传统长裙长袖服装为胡人紧凑短衣长裤即“胡服骑射”,因为胡人服饰多为动物毛发皮革所制,故而有“改革”一词。改革,意为变革,革新,革故鼎新。

随着,时代的变迁。改革一词没有由于朝代更迭,文化更弦而消失。反而,“改革”自出现之时,便彰显出自己强大的影响力。古有商鞅变法,今有改革开放,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改革”影响着中国历史进程。

相信,很多人天天念叨“体制”,但是少有人能说出“体制”真正的含义。经过翻阅文摘,查询数典,得到了相对官方权威的解读。“体制”指的是有关组织形式的制度,限于上下之间有层级关系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简单的可以理解为,组织体的制度!

回过头来再让我们重新理解一下“油气体制改革”,可以理解为石油和天然气组织形式制度革新。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想要更好的弄清楚“油气体制改革”怎么走,就得知道当前油气体制。

“油气体制改革”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中国经济体。欲谈油气改革方向,需要知道中国经济改革方向。近年来,国家根据发展要求,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2017年,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提出要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推动“三去一降一补”改革任务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尤其要注重通过完善职工安置、债务处置、资产处理等政策及市场化退出机制促进化解过剩产能,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

这里面出来一个“新词”,供给侧。何为,供给侧?供给侧,相对于需求侧。需求侧改革主要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制度创造、创新等要素。

中国经济体制怎么改,这里已经告诉我们了方法,“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和去杠杆。其中产能和库存实际上是一回事情,而杠杆则是制度上的事情。

上面的方法是应用在整个中国经济行业里面,同样适用于“油气”行业。应用在“油气”上面,产能和库存对中国目前的油气形势显然相去甚远。

所以,重点来了。中国“油气”改革的重点应该放在“去杠杆”,在制度上面进行。核心内涵放在进一步深化改革来解放生产力的命题上。强调以高效的制度供给和开放的市场空间。

分享到:  微信微信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磕头机  

GMT+8, 2025-5-9 07:44 , Processed in 0.40574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