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磕头机网
标题:
我们的青春,共同盖了个“戳”——火烧山
[打印本页]
作者:
城管小贩
时间:
2017-2-22 11:06
标题:
我们的青春,共同盖了个“戳”——火烧山
青春像枚邮戳,盖完就寄走了。
邮递到岁月深处,待回头可能“查无此人”。
-----题记
(作者:龙燕)
如果要追寻一个人成长的轨迹,最浓墨重彩的无疑就是青春岁月。
我们的青春是独个的,也是群体的,是有迹可循的,因为共同盖了个“戳”发往火烧山。
青春在最美的时光里,即使无人欣赏,也能开出自己的花儿来。
虽然那时并不知道,一粒尘土能不能随风远航,一颗蒲公英的种子会飞多高?
人在最好的年华里,即使遭遇艰难困苦,也不怕失败和打击,反倒很容易淡忘伤痛。
我们的青春,就安放在荒凉偏远的红土地,无人惊扰,无人喝彩,恣意疯长,朴素而热烈。
记忆果然是个投其所好的高手,它往往更愿意呈现那些你愿意呈现的东西。被岁月定格到记忆里的,并不见得是原汁原味的样子,如同很多名家名篇,起初可能默默无闻、不值一提一样。人心会不自觉地滤除一些苦咸的、辛辣的、酸涩的滋味,再加点甜的,就变得回味无穷了。
叶子分割线
80、90年代的火烧山真实情况是,油田环境艰苦条件差,工作任务重生活单调,常常因为石油会战回不了家。只是,在那片寂静的红土地上,年轻的我们没有沉寂下去。谈场恋爱自己温暖自己,办个手写杂志自己给自己看,搞场辩论会自己和自己争,编个情景剧自己演自己,并不很在意评价。听到说好也挺高兴,说不好咱继续努力,反正有的是时间和精力,有大把大把的青春垫底儿,能干点啥就干点啥吧。
很多年后,当这些事成为火烧山故事里可圈可点的经典片断,我才恍然,那样的青春也是青春呀,即使不是最好,也值得珍视,毕竟它没有白白浪费。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最好的青春就是不沉沦、不放弃,哪怕理想的微光只在现实中漏了一丝缝儿,抓住它去闪亮和激励自己。可能,也鼓舞和带动了旁人。像一阵风儿携着歌声走远,人生便是另一番景象了。
有人说,我很幸运。我想是的。但这种幸运,不仅指今天的结果。
我的幸运源于曾经在火烧山这个“练兵场”的历练,攻坚啃硬不畏难,脚踏实地不张扬,一直都是火烧山人的本色。它成为我的“护身符”。每每遇到坎儿,我都会想到曾在遥远寂寥的星空下独处,在红土地的烈烈风沙里打磨,不信还有什么比当初的坚守更难?
也更明白,坚守不是不变,而是内心会变得更强大。能耐得住寂寞,才经得起喧嚣和浮华,才留得住美好和感动,守得住初心。
叶子分割线
青春,原本和地域和环境和职业没多大关系,它可以暗淡可以出彩也可以了无痕迹,它其实就是一个姿态、一种状态,说到底,看你想要什么样的人生?
回顾青葱岁月,谁的青春不是青春呢?
只不过,我们的青春,共同盖了个“戳”——火烧山!
这里,很想说感谢,又怎一个“谢”字了得?
且凭记忆列出当年一起参与火烧山文学创编名录,致我们共同的青春!
姜虹、叶尔肯、韩用录、张东、马林娟、梁丛强、罗来远、柏林、杨勇、王胜才、刘尊尧、谢汉杰、孙保成、熊瑛、王惠琴
(如有失漏,一并致歉)
谨以此篇献给为建设火烧山奉献青春的人们。
作者:
dejhx
时间:
2017-2-23 09:2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磕头机网 (http://www.ketouj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