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磕头机网

标题: “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倒计时,中石油14万矿区员工何去何从? [打印本页]

作者: 北溟之鱼    时间: 2016-10-26 11:03
标题: “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倒计时,中石油14万矿区员工何去何从?
“三供一业”分离移交,真的已经近了!

国务院规定,“三供一业”移交要在2018年年底前基本完成。2019年起,国有企业不再以任何方式为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承担相关费用。从现在算,只有两年零两个月的时间。

这项改革,事关百万职工的切身利益。矿区改革是中石油所有改革中难度最大、问题最多、又是最迫切的。存在“领导怕稳定,员工怕失业,群众怕福利减少”的难题,以及“坐在树上砍树”的改革困境。

所有问题的核心,就是人的问题。中国石油现在有矿区用工14多万人,占整体用工的十分之一。14万人何去何从?政策已经明确,这次集团公司给出的是一道选择题。
一、划转。人随业务、资产走,积极与地方政府和接收方协商,将在岗人员随业务和资产一并划转。

这种模式与中央要求最相符合,但却是目前最难推行的模式。一方面,地方政府和企业对相关业务表现出较高的接收意愿,但大部分都提出只接业务资产、不接人员的条件。有的企业虽然表示可以接收部分人员,但在薪酬待遇上也很难完全满足预期。另一方面,大部分矿区从业人员不愿意脱离石油。一家基层企业对员工进行了问卷调查,96.2%的人选择了“不想走”。
二、出劳务。划转有困难的,以劳务输出方式安排员工继续从事原岗位工作。这是从业人员最容易接受、移交阻力较小的模式。
三、内部调剂。确实不能划转或输出劳务的人员,按照集团公司《关于结构调整中人员分流安置的指导意见》执行。但这种模式难度也不小。低油价下,石油企业重组加速,冗员问题突出,内部回旋空间已经很小。

集团公司规定,暂不具备移交条件的,可采取改制等过渡措施,先实现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企业不再给予补贴。改制后,这些企业将实现由体制内运营到体制外经营的转变,由依赖石油变成依托石油。前线生产支持基地的“三供一业”,则可作为生产服务划归主业统一管理。

对于这场改革,基层矿区员工怎么看?

一名基层物业公司员工说,自己对社会化带来的变动也稍有不安,毕竟涉及到人事关系变动和职业生涯规划。但改革的声音喊了好几年,是大势所趋,胳膊拧不过大腿,相信改革对自己不会带来大的落差。希望改革靴子早日落地,在人员分流方面最关注公开公平。
一位油田供水公司的青年员工说,如果是整体划转和委托经营,自己都不担心,该干啥还是干啥,最担心的是接收企业“只要业务不要人”。同事之间讨论起改革也都比较平静,这两年石油企业经过降薪潮,待遇相比地方已无太大优势,即便离开石油也不会有太大影响。

虽然困难重重,但改革也有利好。一是政策红利,中央财政将对原有设施维修改造提供50%的费用;二是集团公司处于低油价寒冬,广大干部员工容易理解支持改革。改革的方向已经明确,坚持稳步推进,就能“用时间换空间”。





欢迎光临 -磕头机网 (http://www.ketouj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